
據統計數據,2021年全國冷鏈總庫容達到5224萬噸,同比增長49.7%。小盒子認為,在政策紅利和目前食品、醫藥等市場需求的驅動下,2022年冷庫的容量增速在8%左右,達到5643萬噸。

據最新投資者調研報告,對冷鏈物流的投資意向翻了近1倍,這是疫情后生鮮和醫藥冷鏈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在投資市場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光伏+冷庫的重大機遇!
“光伏+冷庫”整縣推進項目
2021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冷庫屋頂光伏項目并網發電。同時,該冰庫屋頂光伏電站,標志著秭歸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試點已開始投用。
以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為主要特色的冰庫屋頂分布式光伏,既可減少電網的消納壓力,又可助推縣鄉成為綠色電力生產型消費者,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

“光伏+冷庫”扶貧項目
光伏+冷庫的模式,2016年就被新華社大肆報道,該冷庫光伏發電項目,不僅解決了村里的生鮮果蔬儲存,助推產業發展;還能解決一部分村民務工問題。同時,在滿足該村自身儲存之外,剩余的空間對外租賃,村集體經濟也能得到發展。
山東乳山諸往鎮二龍口村,是省級貧困村,240戶村民中貧困戶就有130多戶。種植面積900多畝,村民收入以葡萄和蘋果種植為主,但由于當季集中銷售,加上交通不便,“賣果難”“低價售”等問題日益嚴重,村民收入普遍不高。
為解決難題,村集體利用扶貧資金新建了一座儲量150噸的冷庫。與普通冷庫不同的是,該庫房頂上有一塊塊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
作為光伏扶貧項目,該冷庫屋頂光伏電站一共安裝了24塊高效太陽能光伏發電板,1年下來能節省冷風庫20%的電費支出。村里有了冷庫光伏電站后,村民們將一半葡萄存儲起來,推遲兩三個月上市,刨去每斤4毛的儲藏費用,收入能翻番!
“光伏+冷庫”工商業項目
2016年,位于成都青白江區的某冷藏物流公司,利用市場冷庫的屋頂10000m2,投建了693kW屋頂光伏發電項目,與相同發電量的火力發電相比,該光伏電站運行可節約標準煤202.07噸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29.41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1.72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50噸。